► 標題:Direct‑in‑scope suction with a 5.1Fr large working channel ureteroscope: what stone dust size for effective evacuation during laser lithotripsy? An in vitro analysis by PEARLS and section of EAU Endourology
5.1Fr大通道負壓內鏡碎石術:激光碎石中可被有效清除的結石粉塵尺寸標準是多少?——PEARLS協(xié)會與EAU腔內泌尿學分會的體外研究
► 作者:Ming Chun Chan, Vineet Gauhar, Soon Hock Koh, Frédéric Panthier, Eugenio Ventimiglia, Vincent De Coninck, Stefano Moretto, Aideen Madden, Anil Shrestha, Sung Yung Cho. Esteban Emiliani, Stef Kar Kei Yuen, Thomas R. W. Herrmann, Bhaskar Somani, Olivier Traxer, Etienne Xavier Keller, Jia‑Lun Kwok
► 發(fā)表期刊: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 發(fā)表日期:2025年03月
文章背景/目的
統(tǒng)輸尿管鏡的工作通道多為3.6Fr,其吸引能力有限,通常建議將結石粉碎至250μm以下以避免堵塞。隨著技術進步,由普生醫(yī)療推出的PU400A輸尿管鏡配備了5.1Fr的大工作通道和負壓吸引功能,理論上可以處理更大的結石顆粒。
然而,這種大通道在實際應用中能安全吸引的結石顆粒最大尺寸是多少?特別是在工作通道中同時存在激光光纖的情況下,負壓吸引效果會受到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手術中碎石策略的選擇和手術效率。
實驗方法
多國專家合作研究,采用了標準化的體外實驗模型。
(1) 結石模擬
使用BegoStone制備標準結石模型(密度0.185g/mm³),模擬最常見的草酸鈣結石。
(2) 顆粒分級
通過實驗室篩網(wǎng)將結石粉碎并精確分為5個粒徑組:
≤2000μm(1000-2000μm);
≤1000μm(500-1000μm);
≤500μm(250-500μm);
≤250μm(125-250μm);
≤125μm(63-125μm)。
(3) 測試條件
工作通道狀態(tài):空置/含不同直徑激光光纖(150μm/200μm/270μm);
吸引壓力:-60至-80kPa;
灌注壓力:40cm H₂O。
(4) 評估目的
主要目標——完全吸引無堵塞的碎石大小;
次要目標——吸引速度(mm³/s)。
實驗結果
(1) 5.1Fr工作通道的PU400A允許在不堵塞的情況下吸出最大250μm的結石顆粒,即使激光光纖占用也是如此。使用激光光纖時,較小的150μm光纖尺寸可以實現(xiàn)更快的顆粒清除速度。
(2) 光纖直徑與吸引速度呈負相關(R=-0.91)
150μm光纖:吸引速度僅比空置通道降低26%;
270μm光纖:吸引速度降低達69%,但光纖直徑不影響可吸引的最大顆粒尺寸。
(3) 吸引速度的"反直覺"發(fā)現(xiàn)
與傳統(tǒng)認知不同,研究發(fā)現(xiàn):125-250μm顆粒的吸引速度顯著快于63-125μm顆粒。
可能原因:過小顆粒導致更多液體被吸走,反而降低效率。
(4) 臨床應用建議
碎石目標調整:使用5.1Fr通道時,仍應以≤250μm為碎石目標。不必過度追求<125μm的"超細粉塵",這可能會導致手術效率降低。
設備選擇優(yōu)化:優(yōu)先選擇150μm激光光纖,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最小化對吸引的影響。對于必須使用大直徑光纖的情況,應相應延長吸引時間。
手術策略改進:可采用"間歇吸引"策略:碎石-吸引交替進行。對于>250μm的較大碎片,考慮配合其他取石器械。
本文總結
這項研究標志著輸尿管鏡碎石術向精準化和標準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未來有望實現(xiàn)更安全、更高效的結石治療新方式。
#醫(yī)心向研
前往【普生醫(yī)療】公眾號,搜索此文,在文末可查閱原期刊文獻